不负春光不负卿是什么意思(不负春光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9/1/2023 11:34:44 AM 来源: 创意潮汐

“等闲若得佳人顾,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意思是随便什么时候,我只要得到了东风的垂顾,定然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也不会辜负你。

原文:此句原文应是:“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

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

释义:xa0一般如果得到东风回头,不辜负春光也不辜负了你。

孔明借东风,得到了上天东风的垂怜,意思是若得到别人的帮助,定不辜负时间和帮助的那个人

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意思是平时若得到东风的眷顾,定然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春光,也不会辜负你的一片期待。这句话有几个延生理解,有人说,东风是火烧赤壁的时候,诸葛亮借来的东风,比喻有天助,春光指宝贵的时间。

那么整句的意思就是,要是上天能助我一臂之力,定然不会辜负这宝贵光阴,也不会辜负你的期望。(言外之意我一定会珍惜时间,好好努力,完成别人对我的期待。)而实际上,卿往往是男女之间表达情爱的时候对对方的一种昵称。

所以根据对东风的理解,又可以延伸出两种含义。

1、若能得到上天的眷顾(比如赐予我富贵、势力地位和才能等),我定然会珍惜这明媚春光,好好爱你,给你你想要的一切。此时东风做诸葛亮的借东风之意。

2、如果我能得到美人的垂青,定然不会辜负你的一片深情好好爱你,珍惜跟你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此时东风指借代,跟后面的卿是同一个人,都指作者的心上人。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随便什么时候,我只要得到了东风的垂顾,定然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也不会辜负你。背后的意思是等到我春风得意、发达的时候,绝对不会辜负你的。

等闲在这里是随便、随时的意思。

东风,就是火烧赤壁,孔明借的东风。

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让我们怀念了一个世纪,明媚的四月也因为她蒙上了点点忧伤。在这四月的尾声,总是忍不住的伤感,时时被愁绪萦绕,这时候多么希望身边有一个你,分享我的喜怒哀乐,不负这大好春光。不过转念一想,却又庆幸这个春天里没有你,要不然,我们不知道怎样和你疯玩去了,就没有时间去欣赏四月天的景物,就发现不了它们的每美了。

轻嗅着刚开的花朵,含苞欲放带着娇艳,和清晨的露珠,任是无风也动人。一朵朵粉嫩的花朵,是一天中最好的礼物,这个自然无私的馈赠,有了花的偶遇,一天的心情也如花一样明艳。

春天里美丽的风景还在继续,可是我已经开始怀念你了。

半山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仓央嘉措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只要: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

出自 :南怀瑾的《习禅录影》。

扩展资料: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的消息。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怀瑾

这是古代的时候男女表达双方爱意的一句话。如果能得到东风的眷顾。一定不辜负你对我的情感。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意思是:到了最美好自在、惬意舒服、春意盎然的四月这个时节,不辜负美好惬意的春光,同时也不辜负你。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与意外的欣喜。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也不会辜负你。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背后的意思是等到我春风得意、发达的时候,绝对不会辜负你的。

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

扩展资料:

仓央嘉措(1683~1706)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根据冯尔康著《雍正传》附录雍正年表载,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八月,康熙皇帝命皇十四子允禵指挥清军两路进藏,送达赖六世至拉萨。

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司·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杰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清康熙帝派章嘉呼图克图等参加了典礼。

仓央嘉措更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诗》,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参考资料: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百度百科

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的意思是平时若得到东风的眷顾,定然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春光,也不会辜负你的一片期待。等闲在这里是随便、随时的意思。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随便什么时候,我只要得到了东风的垂顾,定然不辜负这大好春光,也不会辜负你。背后的意思是等到我春风得意、发达的时候,绝对不会辜负你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