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治疗 容易被误诊为荨麻疹的疾病

发布时间: 8/29/2023 11:45:20 AM 来源: じ☆ve情缘

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慢性荨麻疹通常可采用对因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经过积极的控制,患者症状可有所缓解。

慢性荨麻疹治疗 容易被误诊为荨麻疹的疾病

一、病因治疗

消除诱因或可疑病因有利于荨麻疹自然消退。治疗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详细询问病史是发现可能病因或诱因的最重要方法。

2、对诱导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与非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避免相应刺激或诱发因素可改善临床症状,甚至自愈。

3、当怀疑药物诱导的荨麻疹,特别是非甾体抗炎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可考虑避免或用其他药物替代。

4、临床上怀疑与各种感染和慢性炎症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在其他治疗抵抗或无效时,可酌情考虑抗感染或控制炎症等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受益。如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关联的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

5、对疑为与食物相关的荨麻疹患者,鼓励患者记食物日记,寻找可能的食物并加以避免,特别是一些天然食物成分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可引起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

6、对ASST(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或证实体内存在IgE自身抗体的患者,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时,可酌情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注射治疗或血浆置换等。

二、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和规则使用的原则,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推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

1、一线治疗: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抗组胺药,治疗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风团发作为标准。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荨麻疹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3~6个月,或更长时间。第一代抗组胺药治疗荨麻疹的疗效确切,但因中枢镇静、抗胆碱能作用等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在注意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前提下,可酌情选择。常用的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塞平、异丙嗪、酮替芬等,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奥洛他定等。

2、二线治疗:常规剂量使用1~2周后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考虑到不同个体或荨麻疹类型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可选择更换品种,或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4倍剂量,或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睡前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提倡同类结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联合,以提高抗炎作用;联合抗白三烯药物,特别是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的荨麻疹。

3、三线治疗:对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以下治疗:

1、环孢素: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2、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

3、免疫球蛋白: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适合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4、生物制剂:如国外研究显示,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抗IgE单抗)对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肯定疗效。

5、光疗:对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和人工荨麻疹患者在抗组胺药治疗的同时,可试用UVA和UVB治疗。

三、手术治疗

慢性荨麻疹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四、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1)风热犯表证治法:疏风清热:

(1)推荐方药:消风散合荆防方加减。荆芥、防风、蝉蜕、浮萍、金银花、知母、当归、生地、甘草等。

(2)中成药:消风止痒颗粒等。

(2)风寒束表证治法:祛风散寒:

(1)推荐方药:麻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减。麻黄、桂枝、荆芥、黄芪、白术、防风、甘草、蝉蜕、大枣、乌梅等。

(2)中成药:玉屏风颗粒、桂枝颗粒等。

(3)胃肠湿热证治法:清利湿热:

(1)推荐方药:平胃散合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桅子、荆芥、陈皮、苍术、白术、厚朴、赤芍、生石膏(先煎)、黄答等。

(2)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等。

(4)血虚风盛证治法:养血息风:

(1)推荐方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川芍、生地、白芍、桃仁、红花、防风、荆芥、炙甘草、白刺葵等。

(2)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等。

2、中药洗剂:风团色红,瘙痒,可用中药(羌活、荆芥、防风、浮萍、苦参等)煎煮外洗。

3、穴位治疗:

(1)取大椎、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脾俞、肺俞等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或穴位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以曲池为主穴,配合风池、合谷、血海诸穴;胃肠积热者加泻中肮、足三里;伴发热烦躁者加大椎、委中穴点刺放血;伴腹痛者配天枢穴。

(2)拔罐根据不同证型采用大椎、风门、肺俞、隔俞、脾俞、胃俞、曲池、神网、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神阀穴用闪罐法。慢性荨麻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如下:

1、西医:服用抗过敏的药物,如西替利嗪、扑尔敏、赛庚啶、酮替芬等,还可注射干扰素以提高免疫力;

2、中医:采取辨证施治,可内服中药,也可进行外洗、针刺、穴位注射、拔火罐、艾灸、穴位敷贴等治疗。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慢性荨麻疹有何快速治疗方法

荨麻疹又叫风团块或风蛋和风疱,是由于对某种因素如食物,药品,寒冷刺激等过敏所致。 在皮肤上突然发生界限清楚,高出皮肤,红色或白色的团块,奇痒,搔抓后可出现条状风团。 草药:百部5钱,白酒2两,樟脑5分,浸泡24小时后外搽患处。 1,风寒型:皮疹苍白,遇冷或风吹则剧,得暖则愈,苔薄白:桂枝1.5钱,麻黄1.5钱,赤芍3钱,制川乌1钱,姜皮1钱,炙甘草1钱,红枣5枚,青葱5根,羌活1.5钱,独活1.5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2,风热型:皮疹色赤,遇热则剧,脉浮数,苔薄黄,舌质红荆芥1.5钱,防风1.5钱,苍术1.5钱,山栀1.5钱,蝉衣1.5钱,苦参4钱,薏苡仁4钱,黄芩2钱,生甘草1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3 ,气血两虚型:皮疹反复发作,延续数月至数年,劳累增剧,神疲乏力,脉濡细,苔薄舌质淡:熟地3钱,当归3钱,川芎2钱,白芍2钱,黄芪3钱,首乌4钱,茯苓皮4钱 ,水煎服,每日一剂。

怎么治疗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指病程大于六周的荨麻疹,就叫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一般很难查到过敏原,做过敏原检查往往是隐性的。治疗慢性荨麻疹首选是二代抗组胺药,选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药物,都是可以的,选择其中的一种口服,看能不能达到完全控制。

完全控制就是说一点不起皮疹,而且还没有瘙痒的症状,达到控制以后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比如说维持一个月。维持一个月以后控制的比较好,可以逐渐的减量,可以把每天一次,一次一片的药变成隔天一次,一次一片,逐渐的减量,达到最低的维持量。比如说有些人可能是两天吃一片,就能维持得挺好,一点不痒,一点不起皮疹,就用两天吃一片的维持量,维持3-6个月再停药。这时候有一些慢性荨麻疹就可以恢复了,停药以后也不复发了,所以疗程是需要足够的。

另外在治疗期间也需要做一些改善,比如要适当的运动,充分的休息,保持心情愉快,让免疫系统来充分的恢复,才能够达到停药以后不复发的效果。

慢性荨麻疹怎样治疗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如下:

1、胆碱能性荨麻疹:给予疏风、清热、止痒的中药治疗;

2、寒冷性荨麻疹:给予温热的麻黄、桂枝、细辛、干姜、附子等中药治疗;

3、人工荨麻疹:给予疏风凉血的荆芥、防风、白鲜皮、紫草、赤芍、丹皮等中药治疗;

4、由于慢性病所致者,应给予补气养血的党参、茯苓、当归、川芎的中药治疗,以调整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土方法:

第一个,香菜根治慢性荨麻疹,取十几棵香菜的根须洗净切段,煮5分钟调上蜂蜜连吃带饮,对荨麻疹的红、肿、痒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连续的喝3天,每天喝1次。

第二个,韭菜治慢性荨麻疹,用鲜韭菜汁外涂,每日2次,连续外涂1周,将鲜韭菜压碎后,用容器盛于冰箱内可以用数天。

第三个,小白菜治慢性荨麻疹,小白菜500g,洗去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5g在患处揉搓,清凉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需3次即可痊愈。

慢性荨麻疹怎么根治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积极用药治疗外,还需要家长尽心护理,才能让患儿尽早康复。

明确病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对无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给予脱敏治疗或预防性服药。慢性患儿可使用多联疗法或长期用药逐渐减量,尽量使用最小维持量。

1、内用药: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选用。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人应用类固醇激素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2、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慢性病例可试用封闭疗法、自血疗法、针刺疗法、氧气疗法、组织疗法、排汗祛毒法 .

除了用药外,治疗慢性荨麻疹家庭护理也十分重要。家长需做到:

1、让孩子多休息,勿疲累,适当的时候可督促孩子适度运动。

2、让孩子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生素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造成荨麻疹复发。

4、让孩子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西红柿、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仁等。

5、不要让孩子抓挠患处,以免局部抓痒时使患处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恶化病情。

药物治疗和家庭护理相配合,才能让孩子好得更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