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虚假广告案例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及危害
发布时间: 5/10/2023 12:46:53 PM 来源: 柠檬小丸子
著名的虚假广告例子有哪些?
著名的虚假广告例子有如下:
1、产品和服务与广告中描述的信息不符。这是广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是广告将产品、服务的具体功效、性能与质量夸大和美化,而在现实的使用种完全不符,比如上文中提到的“8天肌肤犹如新生”,这一描述明显是捏造的,产品的实际效果无法做到这一点。
2、广告主、品牌在宣传广告中关于身份的作假行为,比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获取科技成果,假冒名人来做宣传。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一些“三无”厂商谎称自身拥有合法的经营身份,比如已经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或是将低劣产品描述为已经达到合格认证、获得专利,等等。
3、对产品、服务开出难以兑现、欺骗的承诺。这一类常见于服务营销中的售前售后,比如买电子产品的“三包”服务,还有各种复杂的售后服务,为产品的质量做担保,同时也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对品牌的好感,但有一些商家做出的承诺往往是“空头支票”,在宣传上给出一大堆承诺,真正出问题时要兑现这些承诺却遭到拒绝或者非常难实现。
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意模糊,令人误解。虚假广告行为在法律上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故意发布虚假广告;不作为就是广告发布者有义务说明或者警告,而不作为。
自称国饮的永和豆浆被罚30万元,这是不是有误导消费者的倾向?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公告》,其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涉及了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永和豆浆是非常知名的一个品牌,盛誉国内外,而且永和豆浆也有多年的历史,颇受消费者的喜欢。不过这一次永和豆浆在广告宣传的时候涉嫌虚假广告,因此被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列为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之一。
永和豆浆自称国饮,有误导消费者倾向被罚30万。
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标题为“这杯国饮,果断赞了”文案,我国的《广告法》有明确的规定是不能用“国饮”这样的字词打广告,永和豆浆从来没有被国家列为“国饮”,这只不过是永和豆浆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另外永和豆浆在文章中还写着“永和豆浆的产品作为国礼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这和事实完全不相符合。永和豆浆的这种做法已经是涉嫌虚假广告,利用“国礼”、“国饮”这样的字眼欺骗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从而误导消费者消费,这种行为已经违法,所以被处罚了30万。
这个处罚合理吗?
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虚假广告被罚30万,这样的处罚在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处罚得太轻了。作为一家知名企业,更应该有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永和食品(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偏偏明知故犯,这些年国家早就已经明令禁止虚假广告,也一直严加打击,但是却屡禁不止,这何尝不是因为处罚太低了,所以企业敢顶风作案。虚假广告的利润是相当丰厚的,企业通过虚假广告赚了一大批的钱,这些钱远远高于被罚的费用,这也是让企业宁愿冒险也是虚假宣传自己的商品。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及危害

什么叫虚假广告?
那么什么是虚假广告?一般是指广告里面的宣传或者所说的事情是假的,实际就是经营者或者商家卖出去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和实际所说的不符合。如今广告宣传充斥各行各业,很多人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都会夸大商品,或者承诺一些根本无法做到的服务,从而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这种不仅是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导致产品的口碑下滑,以后很难再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只有将品质放在首位,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
15条虚假违法中医广告案例:部分断言功效,部分以科室名义发布
今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超30个省份1560份报纸的监测中,共发现了15条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多份报纸和医疗机构被点名,其中河北省被点名发布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最多,累计达9条次。违法的内容包括未标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及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
10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报纸第二批的监测情况显示,共监测到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8条次,涉及河北、上海、江苏和陕西省4个省份,4份报纸被点名。
其中,河北省有2份报纸共发布4条次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涉事的医疗机构为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以岭 健康 管理中心以及李大夫诊所。4条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违法内容包括违反未标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内部科室名义发布医疗广告;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以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广告等5项规定。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及危害
此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在上海某报纸发布1条次违法中医医疗广告,违反未标注《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内部科室名义发布医疗广告等3项规定。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开始对1560份报纸进行了监测,并公布了第一批监测到的违法中医医疗广告7条次,3家报纸被点名,涉及河北、辽宁、安徽3个省份。
其中河北省发布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也是最多,被点名的1家报纸共发布5条违法中医医疗广告,包括河北省石家庄汇康中医院口腔科、河北以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普济中西医结合医院、石家庄动力医院被点名。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 经典虚假广告案例及危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监督处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关要求,监测结果已提供给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各地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查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