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的故事(《中国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 9/16/2023 1:39:36 PM 来源: 念旧控

成语典故_囫囵吞枣的主人公是谁?囫囵吞枣的故事和意思

成语典故_囫囵吞枣的主人公是谁?囫囵吞枣的故事和意思

囫囵吞枣的故事(《中国寓言故事》)

囫囵吞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后引用为成语,本义是指把枣整个咽下去,比喻理解事物时,不加以分析,模糊理解。故事源自宋·圆悟禅师。

成语出处和典故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故事介绍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的书,懂得许多的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万分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整个吞下去,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说完便拿起一个大枣放在嘴里,囫囵着吞了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寓意

“囫囵吞枣”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可笑,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真学习,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充分理解,实事求是,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囫囵吞枣的故事。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

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翻译】:如果知道底下有人,就细嚼慢咽的吃,如果不知道底下有人,就把整个枣都囫囵咽下去。

【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扩展资料:

“囫囵吞枣”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可笑,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真学习,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充分理解、实事求是,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囫囵吞枣近义词: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参考资料来源:

囫囵吞枣的故事和典故

囫囵吞枣就是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

囫囵吞枣的故事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

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典故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

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如下:

f603918fa0ec08fa9bcb72304bee3d6d54fbda5a

囫囵 :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 咀嚼 ,不辨滋味。 比喻 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成语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 不知 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成语例句: 一个高中 文科 的学生,与其 囫囵吞枣 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 仔仔 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成语故事:

ac345982b2b7d0a20603650ad9ef76094a369a5a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

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成语故事分享囫囵吞枣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分享囫囵吞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基本信息

【词目】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英译】

1、 to swallow dates whole;

2、 to lap up information without digesting it;

3、to read without comprehension;

【词性】贬义词

【语法结构】偏正式。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马马虎虎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基本解释】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详细解释

含义

囫囵:整个的。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译文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示例

①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囫囵吞枣。(宋代朱熹《答许顺之书之三》)

②我读《水浒传》,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知道粗略的情节。

相关寓言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的书,懂得许多的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万分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整个吞下去,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说完便拿起一个大枣放在嘴里,囫囵着吞了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寓意

“囫囵吞枣”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可笑,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真学习,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充分理解,实事求是,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相关谜语

“囫囵吞枣”为谜底的谜语

1.一口气把整个子儿咽下去(打一四字成语)

囫囵吞枣造句

1、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2、有些道理必须深入思索,绝不能囫囵吞枣。

3、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4、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5、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一目十行,虽看不知精神。

6、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7、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8、这么重要的知识,学生还不懂,怎能囫囵吞枣地就略过呢?

9、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10、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11、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12、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3、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14、上课学习不能半知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

15、你觉得你这样囫囵吞枣的做完这件事情会不会有收获呢。

16、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17、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18、生活压力大,鲜枣来帮忙;囫囵吞枣引腹胀,细嚼慢咽帮减压,空腹睡前易烧心,加餐用来效果佳,鲜枣亦防胆结石。

19、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20、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