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都有哪些市区?(江苏 有哪些市)
发布时间: 8/8/2023 2:07:19 PM 来源: 浪你麻痹快回家
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分别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淮安,连云港,盐城,徐州,宿迁。
1、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2、苏州
苏州市,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3、无锡
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无锡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4、常州
常州市,江苏省地级市,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
5、镇江
镇江是中国江苏省所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古时称“润州”,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截至2019年9月,江苏下辖13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9个县、55个市辖区,具体如下:
一、南京市(11区)
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
二、无锡市(5区2市)
滨湖区、梁溪区、新吴区、锡山区、惠山区、江阴市、宜兴市
三、徐州市(5区3县2市)
云龙区、鼓楼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
四、常州市(5区1市)
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溧阳市
五、苏州市(5区4市)
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
六、南通市(3区1县4市)
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如东县、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海安市
七、连云港市(3区3县)
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
八、淮安市(4区3县)
清江浦区、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九、盐城市(3区5县1市)
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
十、扬州市(3区1县2市)
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
十一、镇江市(3区3市)
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十二、泰州市(3区3市)
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
十三、宿迁市(2区3县)
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
江苏的政区沿革:
江苏正式省始于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之名取江宁、苏州两府首字而得名,简称“苏”。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析置江苏省江宁县设立南京特别市,析置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设立上海特别市,分出江苏省,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称院辖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1949年,镇江成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直辖市三个省级行政区。
1953年1月,苏北、苏南行署区及南京直辖市合并,南京市降为省辖市,并将省会设在南京市。江苏省辖6个省辖市(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8个专区(徐州、淮阴、盐城、扬州、镇江、苏州、松江、南通),69个县,6个县级市。
1983年,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设立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阴、盐城、扬州、镇江11个地级市。1996年,扬州、泰州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阴(今淮安)、宿迁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2001年,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江苏省有13个市,包括: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1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
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
江苏陆域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高邮市周山镇志光村龙华组确定为江苏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点。 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共26个海岛。
江苏的气候特点:
江苏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一般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江苏拥有100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海洋对江苏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江苏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影响下,江苏基本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